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人做事都是有目的性(人们做事具有目的性 例子)

时间:2023-07-30 23:07:21 来源:互联网 分享至:


(资料图片)

曹操是一个优秀的人,兵不厌诈说的就是曹操的战略,曹操对兵法研究颇深,他的作战战略和思想,在排兵布阵中显示的淋漓尽致,曹操用兵,历来奸诈,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出其不意与偷袭,是曹操的强项,攻城是弱项。他目标性强,曹操做事时候目的性非常强,可谓是“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将才”,所有的手段都是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而且可谓是不择手段,一切为目标服务。

或许是惺惺相惜,曹操这种天下英才,对进自己法眼的人极为欣赏和尊敬,也就是真正有才的人才能让曹操这种自我的人放低姿态和身架。比如,好生伺候项羽,虽然最终离他而去,依旧对其欣赏不已。喜欢熟女,可能这种天性喜欢杀戮和征伐的将才,身体某种激素较强,可谓身体和精力皆为旺盛不已。他的胃口比较独特,对“别人家的媳妇”,也就是当下所说的“熟妇”比较痴迷。什么华夫人、沈夫人、张姬、李姬之类登记在史册的就多达十几名,流落人间无人识的更不在少数。当然,曹操也因为霸占了张绣的叔婶惹火上身,差点命丧黄泉,并付出了损失贴身护卫典韦、儿子曹某的代价。

还有大胸襟,曹操胸襟还是比较宽广的,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封官时候,袁绍因为曹操的大将军高于自己感觉到不平衡,想挑事;曹操果断将二者官衔互换,丝毫不顾及脸面。从不认输,曹操一生大小战役很多,胜多败少,而且有数十次极为危险的境地,差点命丧黄泉。但是,曹操从未因为失败怀疑过自己,而是失败后重整旗鼓,不断出发。

以及实用主义曹操用兵、做事,从不讲究表面,而是一切“实用至上”,讲究效率和实用主义,不过分粉饰表面。华容道中借当年项羽知遇之恩,放过自己;被围追堵截时候剃须、剃发的笑话,至今遗留民间成为笑谈。爱冒风险,曹操一生大小数百战,多数为“富贵险中求”,并不是有着绝对的把握或者周密准备,而是天生冒险精神的指引下,在战斗中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和应对。

但是他也有着好杀伐和杀戮,因为自己的父亲被徐州牧陶谦的下属劫杀,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攻打徐州,并沿路执行“屠城”策略,给自己造成极大道德瑕疵,并给自己后续事业带来极大麻烦。重视人才,敢于用人曹操虽然影视剧中给人“猜疑心重”的形象,但是他用人还是很大胆的;自己贴身侍卫典韦死后,很快从江淮军中发现许褚,并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胆任用,立下奇功。一个确实家小业小,输不起,想想看,曹操讨伐徐州就把兖州老家丢了,夏侯惇都被人拿了,可见兵力确实不咋。

然后打吕布,打袁绍,平河北,对手体量都是比自己差不多甚至更大的角色,手下能人不少,但说能胜过曹操的应该没有,基本上说是平了袁绍才算是实力拔尖了,征乌桓路途遥远,众人都觉得不应该当然得曹操上,南征刘表,虽然那时候曹操实力碾压,但刘表虎踞荆州几十年不出,人称八俊,实力咋样,谁又清楚,敢放手吗,而且理论上都快最后一仗了,何必装大尾巴狼二是政局不稳,不敢随便放手,曹操的核心班底是曹家将,可问题在于他们跟曹操之前普通人居多,而曹操的集团内部是有两套体系的,一套是曹的,一套是汉家天子的,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董卓。

其实曹操没有一开始就大规模的封官,毕竟董卓咋死的 ,自己肯定也不想培养出第二个吕布来,所以成了位高者未必有实权,有实权的不一定位高,而平衡这一切的就是曹操本人,汉大,有自己的人事任免权,所以,就这样,在曹操的眼里,没有所谓的仁义道德,只有一切为成就事业之路的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有才气、有能力的人才,还真赢得曹操的礼让三分。这也正应验了那句话: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肯天下人负我,我喜欢曹操的性格,在于他的一心为目标行动而永不气馁、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在于他抛出一切浮夸和面子的实用主义精神。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公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