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东北+悬疑+命运书写”是国产剧爆款秘诀?对话上海电影节短片单元评委张大磊

时间:2023-06-12 17:30:38 来源:观察者网 分享至:

【文/观察者网 童黎 编辑/冯雪】


(相关资料图)

90年代初的内蒙小城,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国有制片厂家属院里,少年晓雷就这样在天真与世故之间、经济变革与家庭改变之间懵懂成长,旁观着大人世界的生活变化……

2016年,内蒙古80后导演张大磊凭借编剧、执导的处女作影片《八月》,一举拿下第53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以黑马之姿闯进了国产电影行业。

今年6月,张大磊作为短片单元评委,第一次正式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

在采访间里,他围绕“长短视频之争”、“好的短片不是短视频化”、以《漫长的季节》为代表的“东北+悬疑+命运书写”模式频出爆款等话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有意思的是,鸭舌帽、银手镯、自己印的“LOSER”黑T恤……这样一身装扮的张大磊,沉默又张扬地宣告着摇滚人在国产影视产业的又一次胜利,一如《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的长发和金链子。

张大磊

辛爽

“所谓的‘悬疑+东北+铁西三剑客’模式,打破了所谓的模式”

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多场论坛、金爵奖入选片剧组见面会等活动的电影文化主题酒店周边总是车水马龙。

张大磊一行也堵在了路上,工作人员借着这个空档,再三嘱咐记者们抓紧时间提问,这场群访来了十多家媒体。

匆匆赶来的导演迅速入座,观察者网赶忙切入正题,提出了现场的第一个问题。

张大磊,1982年出生于呼和浩特,成长于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父亲是一名电影剪辑师,母亲是教师。17岁那年,他和朋友组建了名为“虫卵”的乐队,本来还想去俄罗斯学音乐,但最终进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影视大学导演系。

“摇滚乐为我带来的一种态度,并不是反叛,是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他这样介绍自己的摇滚背景。

毕业以后,张大磊在别人的剧组当过副导演,也干过婚庆。电影《八月》中的小男孩,是张大磊初中同学同事的孩子,母亲的饰演者是他曾经的客人。

整个故事设置在1994年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但没有冲突或者批判,剧情专注于呈现父与子、家庭生活本来的模样。他说他想拍一部“简单的片子”,致敬父辈,回望童年。

今年初,张大磊执导的悬疑剧《平原上的摩西》在爱奇艺“迷雾剧场”上线,再一次将镜头对准了那个年代。

“东北悬疑剧”何以频出佳作?

《黑龙江日报》以此为主题刊文分析说,从2022年8月上映的《胆小鬼》到2023年1月上映的《平原上的摩西》再到《漫长的季节》,“东北+悬疑+命运书写”的模式愈加成熟。某种程度上三部剧有着同质性和互文性,三者均出自“铁西三剑客”——郑执、双雪涛、班宇之手,有着强大的文本支持。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采访间里,张大磊却不太同意把它当作一种“模式”来讨论。

“它最好不要成为模式,而是打开了一些新局面。所谓的悬疑,所谓的东北,所谓的像班宇、郑执、雪涛这样的青年作者,他们的出现给影视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反而打破了所谓的模式,变得更加多元。”

于张大磊个人而言,因为比较喜欢90年代的质感和美学,所以集中创作了多部表现90年代的作品。

“80年代、90年代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容器,即便影片的内容是当下的,但我更愿意把当中的人物关系、情感装到90年代的那个容器里去表达,因为它好看。”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公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